農業改革以刻不容緩
來源:沃豐生物發布時間 : 2023-09-20215 次瀏覽
化肥本身沒有問題,事實上它對糧食產量的貢獻高達50%以上,但是用得太多、用得不合理,長期下來就會引起耕地退化、地力下降。
自化肥誕生以來近幾十年,我國農業完全依賴于化學農業,化學農業在帶給我們糧食增產的同時,卻在大肆的掠奪土地營養破壞土壤健康!
長期的“帶病生產”讓土地出現了嚴重的“過勞”問題?!坝捎诨兽r藥不合理施用,有機肥減少,加重了土壤板結與污染,導致土壤質量有下降與退化的趨勢,土壤有機質含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土壤有機質下降,對重金屬的固定作用就大幅度減少,土壤的PH值降低了,增加了土壤重金屬的危害性。
“農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都沒有超過自然界生態系統可以自我完善和恢復的生態閾值,但是現代農業的污染已經不小于工業污染,占全部污染的47%,需要高度重視。
目前,中國26%耕地土壤的有機質小于1%,有機碳小于1%的耕地占44.8%。而在歐洲,土壤有機碳小于2%時就應考慮采取措施穩定或增加碳水平。有機質代表的是土壤肥力,與糧食產量正相關。由于有機肥投入過少、有機質下降,由此引發另一個新問題,就是化肥的報酬效應遞減。
而土壤有機質的缺失帶來的危害又有多少人留意過?
土壤有機質缺失導致“土壤板結”土壤板結是指土壤表層因缺乏有機質,結構不良,在澆水,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結構破壞、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內聚力作用使土面變硬。板結的土壤作物根系下扎困難作物根系吸收養分受阻!導致缺素癥:由于根系能力下降,肥水吸收能力減弱,加之土壤板結后,養分有效性差,作物易缺素。最終導致作物作物生長不良作物減產!有機構估算我國實際上嚴重污染的土地早已超過耕地的20%!事實上也毋須說清楚,只需要觀察一下,中國到底還有哪些地方種地不用化肥農藥,就一目了然了。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我們說要堅守耕地紅線,這個紅線不僅是數量上的,也是質量上的。要真正實現“藏糧于地”,首先要有高質量的耕地。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開展了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那時候耕地松軟肥沃,有機質含量較高,土壤比較健康,田里到處可以看到蚯蚓。
楊海軍是黑龍江海倫市一家農民合作社的理事長,種了幾十年的地。前些年,他發現年年高產的黑土地,不管怎么施肥產量也上不去了。
同樣感到迷惑的還有湖南祁陽縣的種植大戶劉志華。作為種植能手,他的稻谷經常是當地糧食收購企業的“搶手貨”。但是在2018年,劉志華卻遭遇到了“賣糧難”,稻谷收購價格從一斤1塊2跌到了8毛錢。
劉志華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是種田的,反正年年都是這么種?!?/p>
年年都是這么種,為什么糧食卻發生變化了呢?農業農村部的調查顯示,和上世紀80年代相比,30年來,我國耕地的基礎地力下降了至少十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榮說:“上世紀80年代水田和旱地,基礎地力水田大概在80%,旱地也可以達到60%?,F在水田下降到60%,旱地基本上在40%,有些地方下降得更厲害?,F在有很多畝產,大多數都是以化肥大量投入來支撐的,一旦化肥不投入了,很有可能地力就產不出來?!?/p>
化肥本身沒有問題,事實上它對糧食產量的貢獻高達50%以上,但是用得太多、用得不合理,長期下來就會引起耕地退化、地力下降。
目前,我國耕地質量問題集中體現在“三片地”上,也就是南方耕地的酸化、北方耕地鹽堿化、東北黑土地的退化,這“三片地”的涉及面積已經達到6.6億多畝,也是耕地治理的重點區域。
在耕地上種莊稼,幾乎所有的措施都要通過土壤才能發揮作用,一個好的措施,不僅對作物好,對土壤也好,就會事半功倍;如果某些措施對作物有利,對土壤有害,不僅它在作物上的作用有限,還會影響土壤健康,使土壤出現“亞健康”、“病態”,甚至死亡。
五原縣沃豐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坐落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工業園區,成立于2014年8月。項目總投資8044萬元,占地面積約18676平方,擁有兩條年產5萬噸的有機肥、生物肥生產線,生物有機肥年生產量達十萬噸;一條水溶肥生產線,年產量達4萬噸。公司產品在全國各地都有銷售,曽與大型餐飲集團西貝有密切合作。公司主營生產及銷售生物肥、有機肥、復混肥、葉面肥、復合微生物肥等。
河套沃豐”主營產品有機肥與生物有機肥,根據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研究設計,以草原天然羊糞為主要原料,添加鋅、鈦、硼、鈣等中微量元素,采用山西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開發的高效生物肥定向發酵技術生產,采用二段式高中溫生物工程發酵技術濃縮精致而成,具有減磷、減鉀、生物固氮,增加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能力,調理土壤、克服土壤板結、增加土壤空氣通透性:減少水分流失與蒸發、減輕干旱的壓力、保肥、減少化肥減輕鹽堿損害,含大量有效活菌和酶解有機營養物質。
具體功效如下:
1.改良土壤,減輕鹽害。調酸抑堿,平衡土壤PH,增加土壤透氣性,促進團粒結構形成。
2.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抑制土壤中病原真菌的繁殖和生長,提高作物抗病,抗重茬能力。
3. 肥料中添加多種生物有益功能菌,可刺激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使作物毛細根數量擴大,起到根深苗壯的作用。
4. 提高作物光合作用,調節營養合理分配,促進果實快速膨脹、提早著色。
5. 顯著提高農產品品質,瓜果增甜著色,還原蔬菜原有口味,降低農藥、化肥殘留。
6. 內含復合生物菌,可固氮、解磷、釋鉀,增加植物葉綠素含量,提高化肥利用率。
7. 連年施用可培肥地力,土壤會越種越肥沃,土地抗寒、抗旱能力增強,樹不分大小年。
文章鏈接:http://www.mrmargiottaandme.com/news/info227.html